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部门动态

【追忆英烈】缅怀革命英烈 追忆红色印记

发布日期: 2022- 04- 05 09: 33 浏览次数: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人们寻根祭祖、怀念先烈、慎终追远,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革命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敬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了解身边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学习经开区革命老前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这既是向历史深切回望,也是向未来坚定出发。

李兰溪(1917.5~2000.10),原名李泽深,曾用名张鲁川、荆山次郎等,沣水镇东高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革命,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兰溪自幼跟随其爷爷练武,极富正义感,在庄里读过几年私塾,1933年,16岁的他考入了淄川国师(师范),在校期间自觉接受马列主义的进步思想,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学生运动,并立下报国之志。

1937年,年仅20岁的李兰溪,成为中共胶济线地下交通站交通员,后升任站长。1939年3月始,任淄川独立营特务班班长、分队队长。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在抗大一分校学习期间,李兰溪任分队长,参加了甲子山战役的对日作战,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

1942年至1945年,李兰溪先后担任鲁中军区武工队队长、铁道(津浦段和胶济路)游击队大队长。他率领这支由铁路工人、职工等组成的武工队,在胶济铁路沿线及津浦铁路中段,不畏条件艰苦,挥戈百里铁路线,扒铁路、袭列车、除汉奸,不断重创日军,打破了敌占区的白色恐怖,深受沿线抗日军民的欢迎。由于战绩卓著,1944年4月,山东军区在临沂召开战斗英雄表彰大会,授予他率领的武工队为“模范武工队”,并授予他本人为“模范武工队长”光荣称号,将他领导的武工队命名为“李兰溪武工队”。颁奖大会上,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亲自为李兰溪佩戴大红花。山东《大众日报》还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1945年2月10日,延安中共中央机关报以“李兰溪武工队”为题,对其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宣传。

抗战胜利后,李兰溪率队南下,随同“三野”参加了诸多战役战斗。历任泰山一分区炮兵营营长,特区独立营营长,某旅二团二营营长,华东二线兵团一旅四团四营营长。一生负伤10余次,是二等甲级残废军人,头颅中的弹片伴其一生。获得了“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还获得了“抗美援朝全国慰问纪念章”等。

建国后,李兰溪曾任上海吴淞要塞司令部侦通科科长、巡防处参谋长,舟山海军海岸炮兵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公安军内卫十七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国防体育河北省航海俱乐部主任、秦皇岛市体委副主任等职。1982年从秦皇岛市体委党委书记、主任岗位离休,2000年10月30日因病去世。

《天仙配》中的老槐树,彰显神灵,成全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由此,在民间老槐树成了给人们带来福祉的象征。

在东高村,也有一棵老槐树,它也有灵气,除了给人们挡风遮雨外,也像《天仙配》中的老槐树一样为百姓敬仰。

老槐树见证了东高村党支部的成立,目睹了东高村的共产党人为革命和建设抛头颅洒热血英雄气概,老槐树下发生的革命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东高村人。老槐树目睹东高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上天让老槐树为之感动,先后用折断枝杆、自焚树心的方式表达对革命者崇敬!

事情要从1927年的春天说起,20岁的沣水镇范王村漂亮姑娘曹文嫁给了大她2岁东高村的赵克岭。

1932年,东高村成立了农民协会,赵克岭积极参了农民协会,接触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锻炼成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1936年经贾盛远介绍,赵克岭加入共产党。1938年东高党支部成立后,组织安排赵克岭做益西地区抗日游击队的给养员,到附近的村中为抗日游击队筹集粮食、衣服等物资。他经常与各村的伪乡长、保长周旋,屡次躲过敌人的盘查,但还是没有躲过敌人的虎口。 

1939年春,时至青黄不接,活动在胶济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路纵队急需粮食等给养。益都四区领导安排赵克岭到边河乡一带征集粮食,赵克岭化装成要饭的来到了边河乡辛庄村。

他来到一户姓徐的地主家,管家以为是来要饭的,就给了赵克岭几个煎饼。赵克岭接过煎饼后没走,而是径直走到堂屋,向这名地主说明来意,让这名地主拿出粮食支援八路军,这名地主吩咐老婆给赵克岭沏茶,走到院子里与管家嘀咕了几句,又回来和赵克岭拉家常,不提给粮食的事。

不一会,来了三四个人,自称是辛庄村的保长,让赵克岭赶紧走,说完几个人推搡赵克岭,一下惹火了赵克岭,抡起要饭的枣木棍与保长等人打起来。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地主吓得呼喊,但是赵克岭上来犟脾气,就是不住手。

“啪!啪!”两声枪响,在地主家院子响起,双方都住了手。

荷枪实弹的几名日本兵跑进地主院子内,只见一名日本军官挥了一挥手,架着赵克岭上了停在地主大门口的三轮摩托车,一溜烟向临淄县城驶去……

“你弄粮食给八路,你一定是八路,你们的领导在什么地方?如果想活命,就告诉我们!”日本鬼子的皮鞭抽在赵克岭的身上。

“你们休想从我的嘴里得到八路的消息,你们这些王八蛋,都不得好死!”被打的皮开肉绽的赵克岭骂鬼子。

敌人看到皮鞭打不开赵克岭的嘴,就给赵克岭上了电刑,赵克岭被电昏几次,始终没有开口。1939年4月15日,赵克岭在日本鬼子的电刑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三十四岁。

日伪军为了威吓百姓,杀一儆百,将赵克岭的尸体挂在辛庄村头的日伪军的岗楼上示众。

当晚天空下起了雨,突然一道闪电划破了东高村天空,接着一个响雷震动了东高村的天地,响雷过后,东高的老槐树一个脸盆粗的枝干被惊雷劈裂,像一个巨大的伞落到地上……从此,这棵老槐树就像得了病,蔫了,从此不再枝繁叶茂。

赵克岭遇害的消息传回东高村,赵克岭的妻子曹文哭得死去活来。赵克岭的弟弟赵克吉花了10块大洋托辛庄村的一个农民,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将挂在岗楼上的赵克岭尸体放下来,这人将赵克岭的尸体背到沣水与边河交界的许家岭交给赵克吉。赵克吉连夜将赵克岭埋在了东高赵家墓田最西北角,现在赵克岭的坟墓仍然矗立在那里。

中共淄川县委得知赵克岭牺牲的消息后,当时的中共淄川县委书记兼八路军驻淄办事处主任孟金山向赵克岭的家人表示了慰问,并转达了上级党组织的决定,追认赵克岭为革命烈士、模范共产党员。 

赵克岭牺牲后,曹文更加激对敌人的仇恨。她把幼子赵守玉、养女小香子托付给小叔子赵克吉夫妇,全身心继承丈夫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日夜给八路军筹集给养。

赵克岭牺牲时,曹文年仅32岁,儿子只有6岁,养女小香子3岁,孤儿寡母相依为命。1939年1月,东高村党支部更名为益西支部,受淄川县委领导。曹文被选为支部委员,后来被任命为益西区抗日救国会副会长,成为专职的抗日妇女工作者。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抗日革命中,她把儿子和养女托付给小叔子夫妇,带领东高村的女共产党员孙士英多次到淄川东部的敌人统治薄弱的井筒、蓼坞、千峪等村庄,动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一年多的时间内,曹文等妇救会员大约动员了一百多名青壮年参加到抗日的队伍中。

1940年3月20日晚上7:00多,她的身上揣着带着部分旧报纸裁的鞋样,到炳旭村给一些积极妇女布置给八路军做鞋任务,被沣水镇的汉奸赵某发现。赵某与曹文是邻村,早就听说曹文的丈夫是八路的交通员,曹文夜晚来到炳旭肯定有任务,就在曹文的身后尾随,看到曹文走进一户姓张的人家后,赵某立即跑到炳旭汉奸伪保长张某某家中报告。

不到半个时辰,炳旭村的伪保长张某某带领几个人来到张某的家中,问曹文来炳旭村干什么?曹文说是来走亲戚,张某某不相信。赵某在一旁说:“你的丈夫是八路的交通员,已经被皇军处死了,你以为我们没认出来?“张某某一挥手,几个人对着曹文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曹文咬着牙齿骂道:“你们这些狗汉奸,早晚有一天被共产党消灭!”

张某某看到撬不开曹文的嘴,就以八路老婆私通共匪名义连夜将曹文交给沣水的日本鬼子。

日本鬼子对曹文进行压杠子、坐老虎凳、泼凉水等残酷折磨,让曹文说出到炳旭目的。曹文就是不说去给八路筹集军鞋,保住了给八路军做鞋的姐妹们的安全。

敌人查不到曹文通共的证据,又得知她是八路交通员的老婆,就把她投到青州监狱,后来转到国民党的泰安监狱,1941年底把她押到了济南监狱。

曹文的小叔子赵克吉将曹文被捕的情况辗转向中共淄川县委通报,中共淄川县委积极想办法营救曹文,后来经过多方周旋,1942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下午,曹文保释出狱。当曹文回到东高村时,母子、母女相见抱头痛哭。此时,她家中已是面徒四壁。

近3年的牢狱生活,虽然折磨了曹文的肉体,但锻炼了她的意志。回到东高村的几天后,曹文又回到根据地继续为前线筹集给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