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城镇风采

【经开记忆】南定镇三泉村:因路而兴起盛景 借势而发业辉煌

发布日期: 2024- 05- 28 21: 05 浏览次数: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强调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今天我们经开记忆的目的地——南定镇三泉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这句话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据村里人介绍,三泉村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因背靠九泉山(今淄博经开区青年公园),定名为“山前庄”,后由于地处九泉山中段,独占九泉中的“风泉”“水泉”和“声泉”,故更名为“三泉村”,尽管这三眼泉水早已干涸,但这村名却沿用了下来。

从建村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接近600年时间,三泉村始终是一个较为落后的村庄。全村多为山地和洼地,土地相对贫瘠,村民靠天吃饭,辛勤劳作一年,有时甚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遇到荒年就只能靠挖野菜、采野果勉强度日,村民多有外出乞讨者,自古以来,村里就有“青青菜,毛毛草,打火石不用找”的说法。据说,村里原有崔、刘、张、司等姓,后杨、吴等姓氏陆续迁入,但由于各种原因,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村中只剩下杨、吴二姓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挖水渠、建蓄水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但真正改变村子发展历程的,是一条路的修建,这条路,就是张博路。

根据淄博档案信息网上的资料,张博路由张店起,经淄川达博山,是淄博市内主要的南北运输路线。1958年,全省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公路建设高潮,当年10月起,万名筑路大军汇集在张博路改建工地上。到1959年10月底,除淄川大桥工程未完之外,其他工程项目大部分竣工,11月,张博路正式转入日常养护阶段。1960年7月1日,张博路全线通车。

张博路的通车,不仅大大加强了张店、淄川、博山三地的经济联系,也让沿线各村庄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三泉村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4月,张博路实施快车道沥青路面工程,路况的改善加上沿线的物流、瓷砖、服装、电机等商业圈逐步成熟,张博路车流量逐渐加大。三泉村人也抓住有利时机,白手起家,在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先后建起了“博洋化工厂”“建陶厂”“瓦厂”“农贸市场”等十几家村办企业。依托张博路的庞大车流量,各企业效益蒸蒸日上,也带动村子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三泉村被评为“淄博市综合实力十强村”。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私人汽车消费市场开始爆发,而山泉路(张博路胶济铁路至双沟立交桥段也称山泉路)因地理位置优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商的青睐,各品牌4S店逐渐聚集于这一区域。处在区域核心位置的三泉村也抢抓机遇,于2005年启动村庄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大力开发山泉路及周边路段土地,开启了村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截至目前,在三泉村区域内,单是各汽车品牌的4S店就有二十多家,还有汽修厂、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在方便广大人民群众选车购车的同时,也给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三泉村率先成立村经济合作社,所有收入归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入股经济合作社,每年3月定期发放经营红利,每逢节日准时发放村民红利,并使其制度化,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三泉村民。

因为张博路,三泉村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淄博市综合实力十强村”,张博路见证了三泉村的崛起,而三泉村也将搭乘其东风,在发展之路上高歌猛进,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