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记忆】李家村织布机:机杼声声唱小康 | ||
|
||
|
||
李家乡村记忆博物馆内保留着一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式国产K-76型织布机,正是这台织布机,牵起了李家村与纺织工业的“红线”,其锈迹斑斑的齿轮、零件以及年久的框架似乎在向我们讲述一段李家村过去的故事。 李家村早年就有养蚕缫丝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淄博丝织三厂(下称:丝织三厂)的下乡知青扎根李家村,带来了四台铁木机,1976年冬天,当时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作祥在老支书的支持下,开始筹措他上任来的第一件大事——建丝绸厂。 寒风刺骨,张作祥带领乡亲们到丝织三厂拆卸废弃旧机器,手冻得实在拿不稳工具了,就用嘴哈口热气暖和一下,再继续干,每个人的手上都冻裂了好几道口子,一握工具就往外渗血,就这样连干几天,才把机器拆卸完运回村里。大家肩扛手提,又当泥瓦匠、又当装卸工,经过了几十个日日夜夜,终于在南大庙建成了李家村织布加工厂。 李家村虽然有纺织的历史,但对于农民来说,工厂生产并没有经验,于是村里组织大家去丝织三厂学习培训,丝织三厂也派老师傅到李家村传授经验。在逐渐摸索中,李家村的织布加工厂慢慢运作起来了。 产品的原料和销路是不用发愁的,“丝织三厂给提供原料,我们加工后,再把成品的里子绸和余纱送回丝织三厂,这样挣个加工费。”原周村织布加工厂厂长董长龙说。第二年年初,丝绸厂迁往新厂区,还新上了织布机和轮车,同年6月,织布加工厂正式挂牌——周村丝绸厂(下称:丝绸厂)。 “1986年,赶上市场经济的风口,我们开始自己购料、自己研发花色,以前家里办喜事都要备上几床花色鲜艳的床单、被子,花样颜色都要喜庆,所以织布机也由素机升级为提花机,能织出许多精美的花样。”原淄博李家丝绸厂副厂长刘恒亮回忆道。这些色彩斑斓的纺织品,见证了一个个家庭幸福温馨的瞬间,也见证了李家村在市场浪潮中奋勇前行的步伐。 到了90年代,丝绸市场旺盛,丝绸厂机器已经增加到370台,厂内员工1700多名,李家村人过上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日子,“丝绸厂规模越做越大,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在厂里上班的,员工们是三班倒,流水线昼夜不停赶工,大家伙都忙,但是忙并快乐着。”想起那段“家家忙纺织,日日响机声”的热闹景象,刘恒亮感慨道。 丝绸厂生产的纺织品质量好、花样多、价格公道,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周村“纺织大世界”的展销处,顾客每天络绎不绝,不光是在本地,丝绸厂在北京、上海、济南、沈阳等地都有门店。产品更是漂洋过海,远销新加坡、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吸引了众多南北客商,有着“江北第一家”的美誉。 经纬线织就了丝绸,而丝绸成就了李家村,在经纬交织的机杼声中,李家村改旧村、建楼房,老年公寓、百姓大舞台、李家乡村记忆博物馆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织布机早已更新换代数次,老式国产K-76型织布机虽没有了用武之地,但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和村里发展的大功臣,这台老式织布机被“移驾”到李家乡村记忆博物馆中“兴业之路”村史馆内。来来往往的游客们驻足在织布机前,凝望着它,从这台沉默的机器中,感受到了李家村人的勤劳与坚韧,也看到了一个村庄在时代变迁中的崛起与辉煌,而李家村的故事,如同那经纬线交织的丝绸一般,绵延不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