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有干头 “五抓五促”强突破】众成机器人:赋能传统产业迈向“智慧未来” | ||
|
||
|
||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传统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向着一个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加速前行。淄博众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成机器人)就是这样一家专注于为各行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 “‘智能制造,智慧生产’,这不仅是我们的口号,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众成机器人总经理王磊表示,目前传统制造业正面临招工难、招工贵的难题,因此,公司精准定位,致力于为企业“量身定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帮助企业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最终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走进众成机器人的生产车间,一排排智能设备整齐排放,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数字力量”。“这些是云南的客户订的十套农膜自动换卷换管系统,那边是我们广东的客户订购的,这些产品经过工人调试后,就能够发货了。”王磊边走边向记者介绍着。据了解,目前车间内所有的设备均已被预定,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农膜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地膜、大棚膜,应用广泛,需求量大,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是众多农膜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比如换卷、包装、码垛等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搬运。一面是市场对农膜的旺盛需求,一面是农膜生产的落后现状,想要扭转局面,智能化升级已是必然之势。在进行市场调研时,王磊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机遇。2018年,众成机器人开始着手研发,2019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农用地膜智能包装系统,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经过长时间的详细调研、现场观察,众成机器人还针对农膜生产的其他生产流程进行了智能化研发,陆续开发出农膜自动换卷换管系统、农膜自动切膜系统等一系列智能设备,成功实现了生产流程全面自动化。 “机器换人”为农膜行业换出了新效率、新动能。“从依赖人工到‘无人工厂’,智能设备的引入,能为农膜生产企业提高效率,降低50%的用工成本。目前,我们这套智能流水线每年可销售两百套,且复购率能达到80%。”王磊向记者说道。 然而,众成机器人的愿景远不止于农膜行业。在陶瓷、食品加工等行业也有众成机器人的研发成果在广泛应用。并且众成机器人仍在不断寻找新的赛道,为更多行业注入智慧新动能。 在王磊看来,众成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创新、再创新,技术实力就是我们最有说服力的服务承诺。我们公司现拥有自动化设计、程序开发、网络运维等各领域技术研发人员五十余人,并与多所院校进行合作,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王磊说道。 一项项创新研发的背后,是众成机器人研发团队持续钻研、艰辛付出的结果。截至目前,众成机器人已拥有25项发明专利,并荣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我们将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快产品的迭代更新。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到通用性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中,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制造需求。”王磊表示。展望未来,众成机器人正马不停蹄地探索智能制造领域的无限可能,努力成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跑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