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经济开发区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66609A/2022-532958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1-09 | 发布机构: | 经开区自然资源局 |
目 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是主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当中面临的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我国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和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森林火灾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科学施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灭火,严防次生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
2.《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
3.《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国办函〔2020〕99号);
4.《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
5.《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2008);
6.《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91)》;
7.《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标准》2010;
8.《山东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268号);
9.《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22〕6号);
10.《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鲁政办字〔2020〕170号);
11.《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鲁政办字〔2020〕166号);
12.《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鲁自然资字〔2021〕86号);
13.《淄博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淄自然规划发〔2021〕39号);
14.《淄博市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淄自然规划字〔2021〕222号 )。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1.落实《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和《淄博市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全面加强护林防火能力建设。
2.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在森林防火重点范围内,组建装备精良、技术精湛、训练有素、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的森林防火队伍;建设聘用规范、管理严格、防火有力的防灭火队伍。
3.完善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全区重点林区监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
4.完善全区以水灭火、通信指挥、宣教系统等设施设备配置,推进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
第二章 基本情况
淄博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 前身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建立的淄博外向型工业加工区,2002年,省政府批复更名为淄博经济开发区。为促进淄博转方式、调结构,打造新的增长板块,市委、市政府确定重新规划建设淄博经济开发区。2015年11月3日,淄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代管北郊镇。2020年4月,淄博经济开发区调整至南部城区。
淄博经济开发区位于张店城区的南部,包括傅家镇、南定镇、沣水镇全域以及淄川区双杨镇、罗村镇和周村区南郊镇的部分区域,东临临淄区。经开区对外通行条件相对较好,骨架路网基本成型,原山大道、昌国路、海岱大道、淄河大道、天津路、北京路、柳泉路、102省道、鲁山大道等干道均可实现对内对外通达,部分道路交通环境和市政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功能区划转调整以来立即启动干路系统的城市化改造工作,目前淄河大道城市化、东四路、鲁山大道等道路正在进行城市化改造施工,原山大道城市化、昌国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正陆续展开实施;区内交通方面,经开区陆续启动了华福大道、重庆路、考工路、西山路、复兴路东延、法耿路、梁牛路、张罗路、中铝道路等覆盖各片区的内部路网项目建设,总面积约148平方公里。
淄博经济开发区是以健康产业、电子商务、机电装备、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为主导的,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经开区位于“淄博向斜”盆地东麓的北缘,处于低山丘陵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总的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较为平缓。
经开区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半干燥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均降水量715.5 mm,年日照时数为224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90天,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气候适宜。
全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257天,良好率达到70.6%;省、市控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大力实施湿地公园、河道治理等工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
根据2020年经开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经开区林地总面积3881.28 hm2,其中有林地3102.38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9.93%,主要为人工林。其中阔叶树种包括黑杨、核桃、法桐、刺槐、大叶黄杨及一些经济树种等;针叶林则包括松树、侧柏、杉类等。具体详见下表。
表2-1 经开区林地资源分类统计表
地类 |
面积(hm2) |
百分比 |
有林地 |
3102.38 |
79.93% |
疏林地 |
31.18 |
0.80% |
灌木林地 |
4.40 |
0.12% |
未成林地 |
232.87 |
6.00% |
苗圃地 |
406.44 |
10.47% |
采伐迹地 |
50.38 |
1.30% |
无立木林地 |
53.63 |
1.38% |
合计 |
3881.28 |
100.00% |
近年来,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经开区狠抓各项预防和扑救措施落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切实加强火源管控、不断强化应急机制、消防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不断增强,整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近年来,全区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未造成林木损失。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基础,是林火行为的主体。经开区林地资源分散分布,多为阔叶类树种和少量针叶林树种,松柏类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多为松类和侧柏林,且都属于高燃烧性林分,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形成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
经开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锐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整个防火期雨雪稀少,容易诱发森林火灾,且火灾发生后蔓延迅速,不易扑救,森林防火压力大。
森林火灾的发生多由人为引起,经开区多数林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区域交错,春季农事用火、旅游用火、祭祀用火、林区生产用火“四峰叠加”,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大量市民涌入林区,形成另一个火灾隐患。目前,野外临时用火造成的隐患成为防火的重点。
坚持以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落实“把住路、守住山、看住人、盯住坟、管住火”的要求,扛实扛牢森林防火工作责任,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森林防火体系基本完备,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24小时火灾扑灭率达到100%。
1.森林防火队伍、防火能力建设显著增强
经开区成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了日常森林防火工作正常开展。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提前安排部署全年有关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同时,构建了“总分结合、防灭一体、部门主责、统筹联动、上下一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保持全区上下森林防灭火体制不变、任务不减、队伍不散。
2.提升改造指挥调度系统
“十三五”期间,在全区所有林区特别是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组建和完善超短波通信网,建设防火信息指挥系统,满足基本视频连线调度等功能,重点区域火场通信覆盖率达到90%,具有车载台1台,实现全区统一调度,实时指挥。
3.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经开区已建设防火瞭望监测系统1套,语音卡口8个,远程视频监控与人工瞭望、巡护相结合,重点林区监测覆盖率达到75%。
4.森林防火道路、林火阻隔系统密度不断提高
全区重点林区均建设了森林防火道路,林区路网密度、林火阻隔网密度基本达到了长期规划目标,形成了预防到位、反应快速、扑救处置及时的森林防火体系,为了实现防火队员徒步不超过3公里半径作业圈,确保物资装备快速到达,个别道路路况有待改善。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为推动经开区森林防火体系进一步建设带来了契机。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的启动,为经开区的森林防火体系进一步建设做出了科学的指导,经开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处于重要发展期和难得的机遇期。《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形成完备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治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力灭火和机械化灭火、风力灭火和以水灭火、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有机结合,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和行业的重视,为全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省、市历来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火、科学防火、预警响应、应急处置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和责任标准体系,全面提升防扑火综合能力。2013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2021年7月,印发《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2021年12月,印发《淄博市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推进重点林区的水灭火管网、防火道路网、监测预警指挥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省、市政府对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森林防火建设提供了保障。
区管委会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使得经开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成就显著。在思想认识、舆论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监测和防扑火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预防和控制林火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林业发展目标,并将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工程摆在显著位置,巩固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在每年春季森林防火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中,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时刻防火已经深入人心。
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增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在不断升高,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爆发历史罕见森林大火,表明全球进入了森林火灾高发期。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不断转变,森林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林下可燃物越积越多,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越来越高;各林区的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单一树种集中连片,抗火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森林资源重大损失。森林火灾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形势严峻。
部分林区分散、地形复杂、交通和通信条件薄弱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林火扑救的难度。多数林区林农交错,野外火源复杂,林区部分群众刀耕火种的生产习惯和“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上坟烧纸、祭祖的民俗习惯难以改变,林区从事经营和旅游以及驴友活动越来越多,野外人为火源、火灾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
目前,防火经费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有差距,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监测预警体系、以水灭火、通信指挥等基础设施薄弱,巡护、扑救装备落后且数量不足,“高、精、尖”装备短缺。部分镇办缺乏森林防火专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会指挥、能打仗的一线专业指挥人才和攻坚队伍短缺。森林防火基础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防火队伍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面对突发森林火灾难以及时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第三章 规划布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根本,加强经开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推进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森林草原防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和危害,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和生态建设成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建设生态淄博提供保障。
防范胜于救灾,把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分级预警模式和响应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创新森林草原资源管护机制,提升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加强扑火队伍专业化和扑火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组织指挥水平,提升空中灭火、以水灭火、机械化灭火能力。
根据经开区林地资源分布和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等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重点倾斜,提升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同时要考虑一般区域的防火任务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技术等手段实施综合治理,加大建设力度。加强部门内部各项建设工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在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工程密切配合。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应急、公安、气象、教育、民政、交通、旅游等多个行业部门,是一项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要在政府的领导下,林业主管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并按各自的职责范围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形成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整体合力,真正建立起“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机制。
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落实责任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科学防火体系,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扑火设备和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监测、森林草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体系,大幅提升森林草原防火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四种能力,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
根据《淄博市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对全市县级行政单位森林火险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经开区为Ⅱ级火险区;《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中,经开区被列入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区县名单。
结合实际情况,林地燃烧性、森林的重要性和火源的出现概率,本规划将经开区以镇为基本单位划分为重点火险区、一般火险区2个森林火险等级。具体如下:
表3-1 经开区森林火险等级区划
森林火险等级 |
管区(镇) |
重点火险区 |
沣水镇、傅家镇 |
一般火险区 |
南定镇 |
在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火源管理、通信和信息指挥和队伍常规装备配备的基础上,根据经开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规划思路,着重增强防控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
主要涉及经开区沣水镇、傅家镇,森林资源分布密集,覆盖率高,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控制森林火灾治理措施;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扑火队员与防火指挥人员培训,提升就地、就近、就快处置火情能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主要涉及经开区南定镇,该区域要重点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及装备建设。
第四章 重点建设任务
“十四五”规划期间,经开区将按照淄博市打造市、县(区)、乡(镇)三级统一的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平台的总要求,对接淄博市“十四五”防火规划,通过完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强林火监测、通信指挥系统、防火检查站、防火道路、以水灭火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经开区森林防火的预警能力、快速扑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经开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强区”战略的实施,促进全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资源,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测、高清视频监控、林火智能识别与报警、林火自动定位等技术,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监控。在森林资源分布集中、森林保护价值高、林火频发和敏感性高的地区,新增视频监控系统1套,不断提升监控系统覆盖率和精准度。
表4-1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新增监控系统1处 |
|
卡口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关口,人、车经过触发真人警示语音播报、爆闪灯闪烁、LED屏上下滚动宣传防火标语,具有警示、宣传及抓拍的功能,从思想上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十四五”期间,在进入林区和林区内部主要位置,规划新建智能语音卡口20处。
表4-2 智能语音卡口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新建智能语音卡口12处 |
|
傅家镇 |
新建智能语音卡口8处 |
|
“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森防无人机2架,通过无人机动态监测,提高在森林防火中巡逻、监测、灭火、指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整体提高经开区森林草原防火“技防”水平。
表4-3 森防无人机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经开区 |
森防无人机2架 |
|
在重点防火区、进山重要路口、游客常走路线片区建设防火检查站,由人员驻守,加强火源管理与护林防火的宣教工作,发现火情,立即报告,并及时协助指挥中心开展扑救工作,减少火险高发地段的森林火灾。同时加强地面巡护,划分中队及护林员分管的责任区,按照不同的火险等级科学安排巡护路线,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密度的巡护监测,以加强林区火源管理,检查火灾隐患,监督安全用火,及早发现并报告火情。森林防火检查站采用板房半固定式结构,采用平屋面或坡屋面构造,配备高倍望远镜、定位仪、数字对讲终端等设备,满足简单火警、火情报告等。“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防火检查站8处。
表4-4 防火检查站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新建防火检查站5处 |
|
傅家镇 |
新建防火检查站3处 |
|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建立完善以固定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移动通信设备为支撑,以便携式应用通信工具为补充的森林防火通信和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新建通信服务基站一座,新增数字对讲终端20台。
表4-5 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经开区 |
通信服务基站一座 |
|
新增数字对讲终端20台 |
|
阻隔网是阻隔林火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防火隔离网建设,对现有防火隔离带采取定期清理和维护,形成阻隔功能较强,自然、工程、生物相结合的高效林火阻隔系统。“十四五”期间,经开区重点建设生物隔离带,在重点林区结合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提高混交林占比,增强森林抗性。“十四五”期间,经开区规划建设阻隔带7.5km。
表4-6 生物阻隔带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建设阻隔带5 km |
|
傅家镇 |
建设阻隔带2.5km |
|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防火宣教设施,在进山路口、村镇驻地、林区道路两侧、墓地等重点区域布设宣传标牌、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材料、张贴防火标语;充分利用防火宣传车辆,播放防火语音;设置防火宣传教育长廊,普及防火安全常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护林防火及文明祭扫的意识。其中,新增宣传车1辆,宣传牌35个,宣传栏5处。
表4-7 宣传教育系统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经开区 |
新增宣传车1辆,宣传牌35个,宣传栏5处 |
|
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全区参与森林防火的积极性。开展森林防火“进社区、进学校、进林区、进农村、进家庭”五进宣传活动。每年防火期间,尤其是清明节等防火重点时段,组织“森林防火宣传月”“森林防火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深入防火重点镇办、村庄和林区,针对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层次和心理特征的人群开展宣传活动,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防火宣传的质量。
一方面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强化舆论宣传;在清明节等防火重点时段,邀请领导发表森林防火电视讲话,增强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移动、联通及电信等信息平台向林区干部群众发送森林防火公益信息及温馨提示,全方位地进行宣传,使防火知识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关注防火、支持防火、参与防火的良好氛围。
每年至少开展1次防火业务培训,培训对象涵盖森林草原防火重点镇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重点村支部书记(主任)、防火工作业务骨干等。
以水灭火具有拦截火头高效、扑灭明火迅速、清理火场彻底等特点,是森林消防的发展趋势,是未来森林消防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将加强重点林区以水灭火设施建设,结合防火道路的建设,科学布局蓄水池、深水井等储水工程,通过输水管网串联,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不适宜建设工程的地方,在防火期使用储水罐,保证灭火初期半小时水源供应以及500 m取水半径的要求。
表4-8 以水灭火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储水罐2个,配套输水设施 |
|
傅家镇 |
储水罐1个,配套输水设施 |
|
森林防火道路按照扑火力量半小时到达火场的路径设计,针对道路现状,结合防火分区,完善重点火险区的防火道路,适当调整道路级别,确保道路通畅,纵横成网,标识明显,使林区路网密度大幅提高,增强车辆、机械通行能力,为扑救火灾形成快速通道提供保障。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的重点是对现有砂石、泥土防火道路的硬化升级,确保能够迅速投放扑救兵力,规划提升防火应急道路3.5 km。
表4-9 防火道路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提升防火应急道路2.5 km |
|
傅家镇 |
提升防火应急道路1.0km |
|
队伍建设、场地建设和装备建设是防火队伍能力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建设防火队伍1支,配备防火队员25人,配齐配强护林员队伍,配套专属营房、训练场地及附属设施,在森林防火期内集中食宿,定期组织培训,加强专业训练和实战演练。按照装备更新、填平补齐的原则,提升队伍装备机械化水平,根据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新技术应用,及时更新防火装备配置,全面提升防火队伍能力建设。
表4-10 防火队伍能力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经开区 |
新建防火队伍1支,配备防火队员25人 |
|
防火物资储备库是扑救森林大火重要的供应保障体系,也是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重要基础保障。“十四五”期间,经开区规划改建现有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1处。根据年度消耗情况和工作需求,及时更新储备物资。
表4-11 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一览表
单位 |
建设任务 |
备注 |
沣水镇 |
改建防火物资储备库1处 |
|
第五章 投资估算
(1)《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2012);
(2)《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林规发〔2014〕19号);
(3)《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
(4)勘察设计费计算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14〕10号)执行;
(5)招投标费计算按照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执行;
(6)工程监理费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执行。
经测算,经开区森林防火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20.05万元。资金来源主要申请国家、省级和市级财政资金,其余地方自筹。
表5-1 经开区森林防火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序号 |
项目建设内容 |
投资(万元) |
备注 |
|
合计 |
820.05 |
|
(一) |
工程费用 |
777.55 |
|
1 |
预防体系建设 |
|
|
1.1 |
瞭望监测系统 |
|
|
|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 |
50.00 |
|
|
智能语音卡口 |
20.00 |
|
|
森防无人机 |
30.00 |
|
|
防火检查站 |
240.00 |
|
|
通信服务基站 |
19.00 |
|
|
数字对讲终端 |
4.00 |
|
1.2 |
林火阻隔系统 |
|
|
|
林火阻隔带 |
225.00 |
|
1.3 |
宣传教育系统 |
|
|
|
宣传牌 |
1.05 |
|
|
宣传栏 |
0.50 |
|
|
宣传车 |
19.00 |
|
2 |
扑救体系建设 |
|
|
2.1 |
储水罐 |
1.50 |
|
2.2 |
防火道路提升 |
17.50 |
|
|
新建防火队伍1支 |
130.00 |
|
3 |
保障体系建设 |
|
|
3.1 |
改建现有物资储备库 |
20.00 |
|
(二) |
其他费用 |
19.5 |
|
2.1 |
工程咨询费 |
3.00 |
|
2.2 |
勘察设计费 |
7.50 |
|
2.3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3.50 |
|
2.4 |
工程监理费 |
5.50 |
|
(三) |
基本预备费 |
23.00 |
|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鲁政办字〔2020〕170号)、《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鲁政办字〔2020〕167号)、《淄博市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使经开区的防火工作法制化,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推进依法治火、科学防火、预警响应、应急处置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标准体系,全面提升防火扑火综合能力。
全面规范森林防火工作,经开区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森林防火标准化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高位推动,协调配合,凝聚合力,统筹好各级主管人员的职责,形成森林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申请国家、省和市级财政的支持。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在防火专项经费上加强管理,完善和细化专项经费使用预算。加大森林防火预警、通信指挥、林火阻隔、扑救系统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及装备的建设。要坚持专款专用原则,接受上级财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管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保证国家和地方各级投入的森林防火资金足额到位,充分发挥效益。
健全完善经开区森林防火各项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经开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森林防火管理的政策、法规及条例,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国家财产不受侵犯。经开区森林防火工作人员在执法中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以理服人,以法治火。
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把岗位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建立工程监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质量管理,按规划立项,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标制、项目监理制,不断完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质量事故追究制度和工程违规举报制度,强化质量
附件1:森林资源分布图
附件2:火险等级区划图
附件3:防火重点单位分布图